目前分類:書評影評 (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f749g76_460x580.jpg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39086

本書由日文翻譯, 理所當然內容是以日本現況為主, 但譯者也加了一些台灣的現況, 但畢竟不多.

內容從各客機製造商的機型介紹開始, 講述了基本的飛行原理, 機翼、機身、引擎的基本構造等. 接著是駕駛艙內基本的儀表跟演進的說明.再來是各家航空公司的介紹, 以及航權、航線、聯盟的發展與運作. 之後講述了機場內的各項設施及基本的地勤作業介紹. 再接下來是飛航管制的介紹及航空公司飛行前、中、後的各種運作.

以內容的涵蓋度來說, 算是目前我所看過民航業中最全面也是最務實的一本書,沒有過於艱澀的學理或是一些過於枝節的數據列表,而且內容偏向實務操作面。雖然有一些國情上的差別, 及編排上些許疏漏錯誤,但大致上來沒有大的錯誤,算是非常適合初學者了解航空業實務面的一本


老管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捍衛戰士:獨行俠上映以來, 好評不斷. 網路上各式影評多不勝數. 有些討論劇情走向, 有些討論彩蛋, 有些著重人物情感, 有些討論畫面震撼. 但這麼一部以飛機為主軸的電影, 卻少見有人從航空的角度來討論. 本篇談的就是關於本片的航空科普, 或許可以讓你在刷第二輪的時候, 看見更多東西.

首先來談談一開始出場的暗星號 (Darkstar).

darkstar.jpg

暗星號之所以特別, 並不是她的隱形科技 (其他飛機早有了), 也不是能達到10馬赫的載人飛機 (用火箭推進的載具也能辦到), 而是她使用了超音速衝壓引擎 (Scramjet).

一般飛機搭載的渦輪噴射引擎, 只適合在最高 2~3馬赫左右的飛機. 超過 3馬赫後, 渦輪噴射引擎的效率大幅降低. 所以在更高速時, 會改用衝壓引擎 (Ramjet).

衝壓引擎的原理, 是直接運用飛行時的氣流衝擊壓力, 取代原有的壓縮器 (連渦輪也一併省了), 可以避免壓縮器葉片翼尖超速的問題. 而暗星號用的是進階版本的衝壓引擎, Scramjet (Supersonic Ramjet), 氣流在通過引擎燃燒室時, 仍維持超音速, 才能配合飛機本身的高速. 當然燃料要在如此短時間內燃燒完成, 就是這個科技的瓶頸.

當暗星號從地面上起飛時, 用的是一般飛機用的渦輪噴射引擎. 飛到高空超音速後, 會切換到衝壓引擎. 在電影中你會看到, 一塊隔板緩緩升起, 將原本引擎進氣口遮蔽, 並露出下方的衝壓引擎進氣口, 之後就改用衝壓引擎繼續將飛機加速到 10 馬赫.

 

接下來要吐槽的是戰斧巡弋飛彈. (Tomahawk)

tomahawk.jpg

文章標籤

老管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8 及 2019 年, 在不到一年時間內, 波音 B737 MAX 接連發生兩次空難, 事後確認是機上 MCAS (Maneuvering Characteristics Augmentation System, 操控特性增益系統) 設計不當所致. 這部紀錄片,  記錄當時波音對事件的處理態度, 並探討波音內部公司文化的演進 (墮落).

波音.jpg

雖然是紀錄片, 但我個人認為, 任何影片(甚至照片)的拍攝, 都必然帶有拍攝者的內心反射. 我知道很多人看了之後會握拳頭 (我也是). 但身為航空人, 在情緒被挑動之餘, 更要用理性的態度來分析這部片. 尤其當你發現, 整部影片都只有正方發言, 卻沒有任何反對方( 波音, FAA. .....)的任何說法時, 更要持保留態度. 我是在接連幾個受訪員工, 都是非現職波音員工時, 發現這個問題.

波音公司確實有錯, 並應該對事件負責, 但是否如片中所描述的冷血無情, 貪婪無道? 用小蝦米對抗大鯨魚, 用一個大企業的崩壞這樣一個劇情的鋪陳, 或許很容易吸引大眾的注意, 但是否反而耽誤了對肇因及預防措施的的探討. 一般大眾的不滿情緒, 可以在給波音扣上 "貪得無厭, 官僚殺人" 的帽子後, 滿足的離開, 但身為航空界的一分子, 還得留下來, 想一想情緒過後該有的理性探討, 因為除了你, 別人缺乏這個領域的了解.

 


文章標籤

老管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