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文章是針對國家地理頻道 (NGC) 播出之 "空中浩劫"系列 (Air Crash Investigation), 做更深入之解說. 由於拍攝觀點的關係, 影片內容不一定與官方報告相符, 作者無法一一查證, 所以還是以影片內容為主, 再輔以 WIKI 之資料, 請讀者注意.

------------------------------------------------------------------------------------

簡介:

瑞士航空 SR111 班機 (McDonnell  MD-11, 機組員14人, 乘客215人), 於1998年9月2日從美國紐約甘迺迪機場起飛前往瑞士日內瓦. 飛行途中, 疑似機上娛樂系統電線短路, 引燃位於駕駛艙上方之隔熱絕緣材料. 火勢迅速蔓延, 導致機上系統陸續失效, 飛機最後墜毀於加拿大外海, 機上所有人員共229人罹難.

影片連結

WIKI介紹

------------------------------------------------------------------------------------

此事件的初因是由於電線短路走火, 但並非主因. 在老舊飛機上, 因線路老舊或不當摩擦造成短路的現象, 時有所聞. 但這次事件中, 短路的的線路並未讓斷電器 (Circuit Braeker) 跳開(斷電), 同時引燃了短路周圍的絕熱毯 (Insulation Blanket). 原本絕熱毯應為 "非可燃物", 但其防火效果卻不如預期, 因此後來FAA決定提高絕熱毯的防火等級要求, 同時規定在2005年所前, 航空公司必須完成此項要求.

絕熱毯是包覆在機身結構內的絕熱物質, 由於飛機飛行在高空中, 機外氣溫在零下4,50度, 若無此絕熱毯, 機內溫度容易散失, 需調高空調溫度來補充 (耗費能源), 同時機身結構附近的機件, 也容易產生凝結水而發生故障. 而更換此絕熱毯, 需拆開機身裝潢, 天花板等, 還要繞開固定在機身結構上的管路電線等, 除非碰上飛機大翻修, 所有飛機管路,電線,鋼纜等都將拆除, 否則將是浩大的工程. 也因此FAA 2001年宣布提高防火要求, 但期限放寬到 2005年.

防火的措施不僅是客艙內裝要求, 在貨艙中也是如此. 例如貨艙內部壁面的破損, 可能會導致整個貨艙無法載貨, 因為如果貨艙發生火警, 破損的部位, 將會導致滅火劑洩漏而無法達到滅火的效果. 這時至少必須先做臨時性修補 (用防火材質的膠帶將破損處黏合), 才能繼續載貨.

貨艙的火警偵測是採用煙霧偵測器, 利用煙霧粒子會反射光線的原理製成. 有時空氣中的水氣或特殊粒子也可能觸發警報, 所以偶而會有飛機因貨艙火警系統觸發而轉降的新聞出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管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