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英國航空 5390 班機 (BAC 1-11, 機組員6人, 乘客81人), 於1990年6月10日, 從英國伯明罕起飛前往西班牙馬拉加. 起飛前曾更換駕駛艙窗戶(左側), 由於固定螺絲尺寸不正確, 無法承受內外壓差, 造成飛行途中該窗戶被吹離機身. 機長被吸出機外掛於窗戶缺口邊, 由機上空服員勉力抓住, 直至副駕駛獨自將飛機平安降落至附近的南安普敦機場. 機上87人(含機長)全部生還, 僅兩人受傷.

影片連結

WIKI介紹

----------------------------------------------------------------------------------

 本起事件大概是民航空難史上最戲劇化的案例之一了.

事件的主因也很單純, 就是維修人員沒有依手冊所列之件號, 領取正確的固定螺絲, 而是直接依肉眼比對取用. 結果選用的螺絲比正確的直徑較小, 加上當時燈光昏暗, 工作平台位置又不適當, 安裝時未能察覺異狀, 安裝了錯誤的螺絲. 

雖然影片中提及Plug Type 的窗戶比較安全 (內嵌式, 窗戶尺寸比外框大, 可利用機艙內外壓差安全固定於機身上), 不過筆者以前碰過的飛機, 駕駛艙窗戶都是由外部安裝, 由螺絲固定的 Non-Plug Type (但客艙部分的窗戶, 則幾乎都是 Plug Type).

依照筆者以往的工作經驗,  螺絲的安裝是有固定順序的, 基本上是對角輪流上, 避免施力集中在某一邊. 其次螺絲鎖緊實是要上磅數的. 這些都不太可能在光線不足及工作空間不足的情況下完成. (另外飛行一段時間後, 其橡膠部分經過壓縮後會產生形變, 螺絲必須重新鎖緊再上一次磅數, 才算真正完工). 影片中所描述的窗戶安裝過程, 實在有點不可思議.

Speedbird:

影片中管制員對英航的呼號稱為 Speedbird 5390, 而非直呼 British 5390.

這是由於英航的前身 BOAC (British Overseas Airways Corporation), 採用的其 Logo 所象徵的 "Speedbird" 作為呼號, 所以英航仍採用其呼號沿襲至今.

像這樣特殊呼號另一個有名的例子, 就是我們中華航空的 Dynasty 了 (立榮航空的 Glory 應該也算吧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管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